[吳朵兒筆記] 讓我們一起來杯測!SCAA 杯測量表使用概述

[吳朵兒筆記] 讓我們一起來杯測!SCAA 杯測量表使用概述

近來,越來越常有朋友問到:
「什麼是咖啡『杯測』呢?」


杯測(Cupping)

是在咖啡產業中足具系統性與共通性的咖啡品質檢驗方法。

對於習慣在咖啡館內啜飲美好時光、
或在路上順手來杯 Cup of Joe 的咖啡嗜者而言,
「杯測」一詞或許陌生;

但事實上,
「杯測」是許許多多身在幕後,
為消費者與店家們把關品質的咖啡人們,
所日復一日進行的習作。



一杯杯咖啡進行測試與評比
(可能來自不同產區、不同莊園、不同品種、或同一隻咖啡不同烘焙之相互比較、
    甚至是透過多杯測試同一個豆子,瞭解其乾淨度與一致性)

標準化的萃取
(統一容量規格與材質的杯測杯、承裝一定比例以及烘焙曲線的咖啡熟豆、
    掌握水質、注水水溫、注水方式、破渣時間與方式)

系統性、通用性的記錄
(目前咖啡業界兩大杯測紀錄表(Cupping Form)的系統為
    SCAA(美國精品咖啡協會)
    COE(超凡杯)
    而又以SCAA的最為常見。)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咖啡店家可能需要透過杯測
以選擇喜愛的咖啡熟豆
例如單品的香氣、風味、乾淨度
或是配方用豆著重的口感、甜度、乾淨度

烘焙師可能需要透過杯測
以選擇喜愛的咖啡生豆、及其對應的烘焙方式

生豆商可能需要透過杯測(基本上是一定需要XD)
拔擢優異的批次、
對生豆批次進行評分與鑑別、
並剔除帶有瑕疵風味的不及格批次。

甚至對咖啡農來說
杯測也是重要的技能!
使其瞭解親手栽種的咖啡優劣程度、如何改善
更重要的是,保留國際通用的「杯測分數」Cupping Score
與前來採購的買家公平議價

由於杯測的重要性日趨浮現,
國內外都有不少機構投身教育課程與相關認證。

例如
CQI (咖啡品質研究所)的咖啡評鑑師認證(Q grader)
SCAE(歐洲精品咖啡協會)的感官訓練(Sensory Skills)認證課程

以上課程在國內也都有相關開課機構

另外朵兒非常幸運,
曾在饕選咖啡(Taster's Coffee)上過非常有趣的杯測課:

《什麼認證都沒有的咖啡杯測課》

由胡元正老師分享:
他遊歷世界各地產區與比賽、與國際頂尖咖啡人之間的交流,
所習得關於杯測的最新資訊!

杯測不應該只是硬梆梆的規則,
而是能活用、深入咖啡人的生活中。

例如,朵兒第一次接觸到 CATADOR 杯測 App,
就是在胡老師的課堂上!感謝胡老師的分享與推薦!

Catador Cupping 杯測 App

Catador Cupping

iTunes (目前 Catador 僅有 iPhone/ iPad 版本可供使用,使用需要付費,但很值得!)
Catador @iTunes Preview
Facebook 粉絲專頁

由於在每次大大小小杯測會中,
朵兒一邊使用 Catador,
一邊發現杯測的夥伴對這個 App 詢問度超高!
因此在下一篇文章中,也將直接來篇專文介紹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在開始杯測前,
先跟大家稍稍介紹杯測量表的相關使用。

同時也可以參考以下資訊:

SCAA 官網公布的杯測相關標準(水溫、烘焙度 .... 等)
SCAA 官網公布的杯測守則
SCAA 杯測守則 pdf 下載

SCAA 杯測量表

資料來源:
Roastlog
https://blog.roastlog.com/2010/08/17/coffee-cupping-and-the-numbers/


SCAA 杯測量表使用

在 SCAA 杯測量表中,

其中縱向的尺規,註記的是「強度」(Intensity)
橫向的量尺,則是進行「品質」(Quality)的評分

以酸值舉例
一匙咖啡入口時,
對酸值的第一印象可能先以「強弱」區分
愈強則愈往 HIGH 畫記、微弱的酸值感受則往 LOW 畫記。

但是酸值的品質並不僅以強弱為論
強弱的畫記僅為輔助,
強度高的酸值,不一定讓品飲者感到舒適
反之,強度弱的酸值,還是有可能讓品飲者感受愉悅

因此,酸值的最後評分,還是維繫在酸值的整體品質上
也就是橫軸的畫記。

且橫軸的畫記,是可能會隨著時間調整的。
可能在第一輪的高溫杯測、或第二輪、第三輪的中低溫杯測時,
其酸值的分數略有調整。
此時可以重新畫記,
並以箭頭標示調整的方向(向左 or 向右)。




在各項的分數(Score)的給分,
應參考表格右上方的品質分級(Quality Scale):

6.00 / 6.25 / 6.50 / 6.75  Good 
7.00 / 7.25 / 7.50 / 7.75  Very Good
8.00 / 8.25 / 8.50 / 8.75  Excellent

9.00 / 9.25 / 9.50 / 9.75  Outstanding

而評分的目的,
可以了解在同一套評分標準下,
每一批次咖啡的特色與品質;
也衍伸為區分精品 / 商業等級的重要依據。

(依現行 SCAA 之規定,
    杯測分數總分 80分以上為精品,不滿 80 分者為商業咖啡。)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以下則是針對杯測紀錄欄位:

Sample # (樣本編號)
 - 公正的杯測常以盲測方式進行

Roast Level or Sample (烘焙深度)
 - SCAA 標準中以豆色深淺(艾格壯數值)判定

Fragrance / Aroma(乾香 / 濕香)
 - 分乾香強度、濕香強度、以及品質
   (屬風味輪中酵素、焦糖化、乾餾、香氣污點四類中,哪幾類型的香氣?)


Flavor (風味)
 - 味覺、啜吸後的鼻後嗅覺

Aftertaste (後韻(餘韻))
 - 咖啡液離開口腔後留下的餘韻(時間長短、優劣)

Acidity (酸值)
 - 強度 X 品質(例如是否有不悅的刺激感)

Body (口感)
 - 厚薄 X 品質(正:柔順、飽滿、厚重;反:薄弱、澀感、粗糙)

Uniformity ( 一致性)
 - 測試杯數(SCAA標準為五杯)是否表現皆一致(不一致者劃X)

Balance (均衡度 / 平衡性)
 - 酸、甜、Body 之間是否協和

Clean Cup (乾淨度)
 - 無缺陷的味道(例如霉味、酚味、過度發酵味 ... 等)
 - 能清楚為何種缺陷者為 Fault,劃X

Sweetness (甜度)
 - 在 SCAA 的杯測表中,只要有甜就過關。
   除非其乾淨度太差,直接影響、掩蓋過甜度,才會劃X

Overall (綜合分數)
 - 杯測者的直觀分數(個人喜好)

Total Score (總分)
- 上述所有評分項目加總

Defect (subtract) (瑕疵扣分)
 - 若有氣味、風味上的瑕疵,在此處扣分

Final Score (最後杯測總分)
 - 總分 - 瑕疵扣分 = 最後杯測總分

Notes (註記)
 - 在此可寫下風味描述、或是任何在表格中需要空間寫下的筆記


以下的照片,即是一個完成紀錄後杯測表單的例子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有了這些對杯測量表使用的初步了解
在杯測中加以使用與練習
以及試著多和杯測師們之間交流與討論
相信大家對量表的使用都可以越來越上手

此時就是輪到 Catador app 上場的時候啦!

~下篇待續~


感謝 TASTER'S COFFEE 饕選咖啡與胡元正老師
(Taster's Coffee 臉書粉絲專頁)
感謝 TCL(台灣咖啡研究室)主辦的 SCAE 感官訓練認證課程與 CQI Q grader 認證課程
包含 TCL 團隊、SCAE 考官嘉君老師、以及 Q 考官 Jeremy!
(Taiwan Coffee Laboratory 台灣咖啡研究室  臉書粉絲專頁)

能和您們一起學習杯測,
真的是太棒了!



備註:

若有任何誤植、需要改進之處,
感謝各位先進不吝指正!

朵兒 2016. Apr. 09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作者簡介:吳朵兒

熱愛咖啡、攝影、旅行、寫作和開懷大笑!
因為對咖啡的狂熱,展開此生的咖啡之旅。

歷經歐陸、美國紐約的咖啡文化洗禮後,
回到台灣,持續投身咖啡產業。
目前於 ERGOS 瓜地馬拉咖啡直接貿易服務,
希望能為世界各地的咖啡人,帶來更美好的味道!

2016 咖啡品質研究所咖啡評鑑師(CQI Q grader)
2015 歐洲精品咖啡協會感官訓練初/中級認證(SCAE Sensory Skills level I & II)
2016 DMC 瓜地馬拉咖啡產區深度之旅顧問
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
國立政治大學英文系暨企管系雙學士



留言

熱門文章